当前位置:装房吧 >

装修指南 >行业动态 >

“品牌暗示”是崇洋媚外心理的主要成因

“品牌暗示”是崇洋媚外心理的主要成因

在当今我国的很多行业里头,商品的质量问题频出,消费者普遍觉得洋品牌就是安全放心的代名词。“达芬奇”事件之后动摇了“洋品牌”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,同时,人们也开始进行反思,究竟是什么造成了长期以来的消费者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。

崇洋媚外心理是如何形成的

八九十年代以来,多个洋品牌陆续进入我国市场。由于资金资源人才技术等方面的落后,当时不少的民族品牌在与外来品牌的对抗中大大落于下风。而为了求得企业生存,这些企业于是降低对质量的要求,退一步打起价格战,生产较低端的商品。但由于产品低端又不重视品牌的塑造,更兼“很多人认为洋品牌质量好,用着有面子,因此非洋不买。”所以早期的时候,我国有能力的消费者往往会购买国外进口品牌。

随着进一步的对外开放,我国很多行业的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在对外合作、交流、学习的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。国内很多工厂都能够制造质量相当好的商品。但此时却有利欲熏心的商人制造了苏丹红、毒奶粉,三聚氰胺欧等恶性事件,令国货的消费口碑非但没有随技术的进步而得到相应的提高,反而使消费者对洋产品的推崇更加盲目。

专家说法:品牌名有暗示 能对成就感的需要

荷兰蒂尔堡大学的品牌营销专家拉杰夫·巴特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,国际上对品牌名称的暗示作用曾有过一阵研究热潮。

曾经有研究发现,如果品牌名称暗示的是法国文化,会引发人们对高尚品位、感官愉悦以及优雅、才情和成熟等等的联想,这些产品在享乐主义维度的认知、产品态度和品牌态度等评价,显著高于英语品牌名称的产品。

拉杰夫·巴特拉认为,中国出现仿洋品牌名称与国外的研究本质相同,但并不是利用了对单个国家文化的偏好,而是发展中国家对西方发达国家整体的文化偏好。

已经有研究表明,西方品牌代表着更高质量、更高名望和地位、更现代、时髦、强烈的理想,以及代表成为国际消费文化的一员。

拉杰夫·巴特拉指出,象征价值往往比实用价值更重要,即使购买私人物品比如猪肉香肠时,中国消费者选择西方品牌的主要动机还是因为现代、名气和外国生活方式等象征价值。西方文化意义代表着强大的理想,具有巨大的象征价值,因此可以用来满足中国消费者对成就的需要。

话题2:再爆“变频定频”之争 消费者不买账!

精彩展会:上海墙纸布艺展 刮起墙面装饰新风潮

折扣信息:8月13日百兰垫盛夏火热团购

折扣信息:8月6日红星美凯龙百阵千居“惠”战浦江 

  •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,转载请注明 https://m.zhuangfangba.com/zxznzx/hangyedongtai/o0qdne.html